您好,欢迎来到派瑞曼-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城!
021-5776 3112
发布日期:2025/10/5 13:29:00

Vero细胞是一种非洲绿猴肾细胞系,最初由日本千叶大学的安村美博教授于1962年从正常成年非洲绿猴的肾脏上皮细胞分离获得。Vero细胞因其生长特性良好、培养条件简单、繁殖速度快,成为全球病毒疫苗生产中应用最广泛、最可靠的细胞系之一。Vero细胞在疫苗生产中虽然广泛使用,但并非完美无缺,其主要缺点包括:

一、免疫原性争议

部分研究指出,Vero细胞培养的疫苗可能因残留宿主蛋白或DNA片段引发轻微免疫反应,如局部红肿或低热,但大规模接种数据未显示严重不良反应

二、致瘤性风险的争议与控制挑战

1高代次细胞的潜在风险:业内对Vero细胞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高代次细胞是否有致瘤风险。虽然WHO推荐Vero细胞终末代次控制在150代以内,但超过该代次后,细胞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,理论上存在致瘤性隐患。

2残留DNA的安全隐患:Vero细胞残留DNA可能携带致瘤基因或病毒基因,若未完全去除,可能在患者体内引发肿瘤或病毒组装风险,因此需通过严格的下游工艺控制残留DNA含量,增加了生产质量控制的难度

三、生产工艺的依赖性与成本问题

1对培养条件的高要求:Vero细胞培养对培养液及牛血清等营养成分依赖度较高,血清成分复杂且成本较高,可能影响生产稳定性并增加工艺控制难度。

2大规模培养的技术门槛:尽管Vero细胞适用于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,但高密度培养仍需优化培养基成分(如添加生长因子、贴壁因子等),对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

四、DNA残留风险

在疫苗生产过程中,即使经过严格处理,Vero细胞的DNA残留仍有可能存在。这些残留DNA理论上可能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整合,尽管实际中这种风险被严格控制在极低水平。

五、细胞来源问题

Vero细胞来源于非洲绿猴,这可能导致对非人类细胞来源的疫苗的伦理或文化上的接受度问题,尤其是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。

六、潜在过敏反应

虽然罕见,但有报道称某些人可能对Vero细胞疫苗产生过敏反应,这可能是由于细胞来源的非人类蛋白成分引起的。

七、‌伦理与监管差异

1‌伦理争议‌:Vero细胞源自非洲绿猴肾脏,部分群体对其动物源性存在伦理顾虑。

2‌监管限制‌:美国FDA对Vero细胞疫苗持审慎态度,优先选择人二倍体细胞等替代技术,主要担忧残留DNA的长期影响

八、应用场景的局限性

疫苗类型限制:主要适用于灭活疫苗生产(如狂犬病、新冠疫苗),与重组疫苗使用的CHO细胞相比,应用范围较窄

尽管这些缺点存在,但Vero细胞疫苗在安全性、有效性以及大规模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疫苗生产细胞系之一。

上一篇:PCR试剂盒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? 下一篇:细胞是怎样通过群体感应来检测生物体的?